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 注册
网站首页 > 经验交流

宁国市宁墩镇:打造“敦厚敦让”调解品牌 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

发布时间:2024-01-12 09:30 信息来源:市信访局 访问次数:491 字体大小:

宁国市宁墩镇在清《道光县志》中称之为“墩上镇”,清末改为“墩让镇”,取“敦厚谦让”之意。近年来,宁墩镇以“敦厚敦让”的理念调解信访矛盾,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信访问题,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上下联动,拧紧矛盾纠纷化解“预警阀”。年初,宁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到辖区村委会上报的矛盾纠纷预警信息,82岁的吴奶奶和子女因赡养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吴奶奶晚年生活受到影响。几年前,吴奶奶曾因赡养的问题与子女对簿公堂,没想到还没过几年,家里子女又因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为避免矛盾激化,网格员立即上报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启动矛盾预警协调工作机制。最终,调解员通过调解,吴奶奶与子女就赡养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宁墩镇借助“乡村大脑”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网格+矛调”为抓手,划分成立127个“调解微网格”,发挥基层治理“前端触角”作用,及时摸排矛盾纠纷隐患线索,努力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力量在乡镇联动、问题在基层化解。宁墩镇整合优化调解资源,形成“排查、调解、回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闭环,“通过建立‘网格+村+镇’三级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按照网格区域将高龄老人等群体纳入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电话、微信和上门探访等形式,对照人员底册逐户排查、逐人核实,及时给予必要的关爱和帮扶,积极预防此类矛盾纠纷隐患的扩散和蔓延。

德育教化,拧紧矛盾纠纷化解“调节阀”。前不久,因万家水库征迁,在宁墩镇黄岗村,原本友好相处的两邻居汪某与孙某闹得很不愉快。原来,两家人因为自留地的界线问题争执不下,双方怨气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冲突、相互谩骂。“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各让一步,海阔天空!”在调处这起矛盾纠纷时,调解员从俗谚入手,动之以情、释之以法,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敦厚敦让”不仅包含宁墩人生活方式、精神价值,还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宁墩镇通过积极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具有“敦厚敦让”元素的历史古训,形成具有宁墩地方特色的调解文化。调解时引导村民学古训、守古训,让“敦厚敦让”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以和为贵,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矛盾纠纷,避免信访上行。

法治护航,拧紧矛盾纠纷化解“控制阀”。“敦厚敦让”并不意味毫无原则的退让,法治是化解信访矛盾的基本保障,宁墩镇始终坚持“法治信访”,坚守法律底线,积极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自身诉求。去年,村民李某带着一面“一心为民 负责担当”锦旗来到宁墩镇人民政府,数年前,李某的工程队承建了宁墩镇政府门前的道路改造工程,由于相关施工资料的缺失,按照现行“三重一大”管理规定,工程完工后的款项并没有支付依据。李某也曾听人说过法律途径不如走信访途径,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李某最终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维权。2022年农历春节前夕,经过宁国市人民法院判决,李某收到了镇政府支付的工程款,一桩跨越数年之久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此化解。

宁墩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宁墩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2件,成功化解109件,化解率97.32%,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社会安全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