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群众之忧,解企业之难。
近年来,市信访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部署要求,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2016年,该局被国家信访局授予G20杭州峰会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该局被人社部、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该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局赴国家信访局进行“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成果展示。2022年,该局获评全省“一改两为”先进集体。
在“满腔热情”中扛起政治责任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市信访局始终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聚焦主责主业,始终饱含满腔热情,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始终秉承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信访干部的忠诚与担当。
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在全省率先建立以“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4+”信访机制。完善党委(党组)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工作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切实把信访工作这项政治责任落到实处。推行基层党建重点考核信访工作制度,对连续两个季度信访工作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约谈。对所有事项建立台账清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近年来,全市信访干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行便民信访,畅通政民互动、百姓热线、书记信箱等网络渠道,大力推广手机APP和阳光信访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把群众来信当家书”,落实党政领导批阅群众来信制度,在全市建立“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和“四定一记录”(1个工作日内定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经办人、办理期限并全流程记录)制度。网上信访由过去不足10%提升到72.6%以上,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达97.30%。
在“为民解难”中树牢宗旨意识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近年来,市信访局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做实做细群众工作。该局创新推进“一站式服务”,整合政法、司法、审判、信访、劳动仲裁、法律监督、行政复议、各类调解及法律援助等资源力量,在7个县市区打造集“联合接待、纠纷调处、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县级信访矛盾调解化解中心。同时,充实信访工作力量,优化工作流程,打造“一站式”调处平台、“一网式”约访平台、“开放式”说理平台、“专班式”化解平台,实现“只进一扇门、事情全办成”。县级信调中心建成以来,已接待群众来访8000余件次,通过调、诉、裁等分流办理,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局深入开展“四重”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专项行动,采取会商调度、督查检查等方式,推动积案化解。针对重点领域信访问题,组建工作专班,坚持“五路并进”(分类推进、包保推进、专班推进、联系推进、督导推进)。把群众重复来信等来访事项纳入专项整治,每月对重点信访问题开展督办倒查和追责问责。
同时,建立信访工作联系点制度,我市17名市级领导各联系1个乡镇(街道),每年到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至少解决1件信访突出问题。全面推行接访下访“事项不过滤、人员不选择、时间不限制”,建立“接访—交办—办理—反馈—通报”闭环管理机制。积极搭建与企业沟通服务平台,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情况、真诚服务,受理、办结涉企信访问题18件。县市区主要领导每周与群众见面商谈,积极回应、解决群众诉求。
在“以情化人”中实现“事要解决”
“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市民对我市信访工作的一致评价。
近年来,市信访局坚持将“情”字贯穿信访办理工作始终,在打开群众心门、解开群众心结上下功夫,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着力推动“事要解决”。
领导包案“有温情”,建立市级领导包保化解信访积案制度,17名市级领导每人包保1件历史积案,实行“一包到底”,直到“案结事了”。做实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三访”制度,突出抓好督办落实,做到“接访不走过场”。开展“温暖星期一”特色活动,建立“每周一乡镇(街道)1位主要领导开门接访、下村走访制度,积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律师参与接访,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化解。
联席调处“见深情”,建立公安、司法、信访、人社等多部门参与的信访突出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疑难复杂信访事项会商调度机制,定期研究会商疑难复杂问题。积案化解工作中,成立9个督导组落实“一案一督”,督导组每周至少联系督导1次。
帮扶救助“显真情”,设立专项涉访帮扶救助资金2100余万元,对家庭生活困难的信访群众关心帮扶救助到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全媒体记者 刘畅)